第071章 奸佞
關燈
小
中
大
第071章 奸佞
甘禧和仁祿被確認了身份後, 很快就被帶回了芝蘭臺。
考慮到他們有串供的可能,趙元舜依照衛聽瀾的提議,將兩人分開受審。
事涉奉學監, 幾個主事太監也在側聽審。舍人筆墨就位後,甘禧被武衛提了上來, 行禮問過了安, 便恭順地跪於下側。
趙元舜觀察著他的神情, 道:“擡頭看看, 你可認得孤身邊的人。”
甘禧小心地擡眼望去,一下子就對上了衛聽瀾寒意滲人的目光。
他心間一凜,飛快地垂下了頭:“回殿下,認、認得。三月初二那日,奴婢曾為兩位郎君引過路。”
趙元舜道:“你的差事,是帶候選學子熟悉往學宮的路線。可那日學宮的值官說, 並未見過你們的身影。你與仁祿為何要繞遠路, 誘使祝郎君與衛郎君前往藏書樓?”
甘禧面露驚詫, 惶恐地俯下身磕頭:“奴婢冤枉!是兩位郎君起了賞景的興致, 奴婢不敢敗興, 這才依著他們的意思往別處走了走……可從始至終,並未刻意誘導兩位郎君前往藏書樓啊!”
祝予懷皺起眉:“那日是你親口所說,藏書樓不拘來者身份,凡有心向學之人皆可入內。還說樓中典籍浩瀚, 擢蘭試前常有學子前往借閱,不是嗎?”
甘禧不可置信地睜大眼,向太子驚惶道:“奴婢不曾說過此言, 求殿下明鑒!”
“那倒奇怪了。”衛聽瀾陰陽怪氣地插話,“不是你說的, 那就是你家的狗說的。”
“……”趙元舜和祝予懷微妙地看了他一眼。
甘禧噎了半晌,忍辱負重道:“奴婢不曾養犬。”
衛聽瀾嗤道:“所以你是想說,我們平白無故地誣陷你?”
甘禧覷著他的臉色,故作膽怯道:“奴婢也不知是哪裏得罪了兩位貴人。那日是郎君說要賞景,奴婢和仁祿才帶著兩位繞了路,可是有什麽地方沒順著郎君的心意?”
他神色一頓,忽而像明白了什麽似的,慌亂地朝著祝予懷磕起頭來:“奴婢知錯了!都怪奴婢與仁祿沒及時勸阻,害祝郎君走了太久的路,累得犯起心疾了。兩位若心有不滿,我們願做牛做馬地償還,可藏書樓的事兒,沒做就是沒做,奴婢是斷然不會認的!還請兩位郎君高擡貴手,放我們一條生路啊!”
他一下接一下地磕著,祝予懷看他這般作態,便知曉這人早有準備,要把此事歪曲成他們存心報覆了。
祝予懷擔心地向身側看去,卻見衛聽瀾非但不急,還高深莫測地微笑起來。
看起來胸有成竹。
然而下一刻,祝予懷就聽見這人樂不可支地笑出了聲:“你這腦袋真像個錘,磕得這麽響亮,跟打鐵似的都快竄火花了。”
此言一出,守著殿門的武衛們紛紛別過了臉,記錄供詞的舍人埋著頭,死命掐著筆桿子才忍住沒笑出聲來。
喊冤叫屈,也是需要一定的氣氛的。
在如此快樂的氛圍中,甘禧哽在原地,磕也不是,不磕也不是,連腦門上微紅的一片都多了幾分喜感。
衛聽瀾悠哉游哉地走上前,拎起他的衣領:“聽你方才那話的意思,是我與九隅兄堅持要賞景,你拗不過我們才被迫繞路,但從頭至尾都沒提起過‘藏書樓’,是不是?”
甘禧被他盯得頭發發麻:“……是。”
“嘴還挺硬。”衛聽瀾撂下他,“我看分明是因為我和九隅兄沒有向奉學監行賄,你和仁祿得了管事的暗示,故意帶我們繞彎子!當著太子殿下的面,你還要替自己的主子遮掩?!”
甘禧坐倒在地,懵然不已:“遮、遮掩什麽?”
衛聽瀾轉過身,跪地提聲:“殿下,我有些問題,想請奉學監的幾位主事解惑。”
趙元舜略顯不解:“衛郎君直言便是。”
“我想問幾位公公,”衛聽瀾看向在旁聽審的幾名主事太監,“奉學監設立之初衷,是為惠及寒窗苦讀的學子,以彰聖上憐才惜才之心。可如今的奉學監,貪賄成風,奸宦橫行,你們手下的人在芝蘭臺中作威作福,置王法、置聖上於何處?”
那幾人瞬間變了臉色。
“這……我等盡心盡力為聖上分憂,問心無愧。衛郎君慎言!”
“是嗎?”衛聽瀾瞥了眼謙益齋那名眼熟的管事,露出個微諷的笑來,“單論我所在的謙益齋,管事的孫公公欺上瞞下,貪墨公款,致使學子齋舍長年失修;只因學子家世背景不顯便傲賢慢士,惡意苛待,即便是個竈房的無名仆役,也敢捧高踩低,頤指氣使。這些,你們作何解釋?”
謙益齋的管事太監孫晟聽得一驚,立時向太子跪了下來:“殿下,奴婢恪盡職守,不曾懈怠啊!衛郎君初來乍到,這其中約莫是有誤會……”
衛聽瀾徑直打斷:“我雖只初來幾日,但耳聞目見的不公不平之事,就已不枚勝舉,謙益齋學子皆為人證!奉學監專橫跋扈之行徑,不止寒了學子們寒窗苦讀、忠君奉國之心,更有損於聖上愛才好賢、知人下士之賢名。還請殿下做主,徹查奉學監內以權謀私的亂相,懲奸遏惡,以正學風!”
話音擲地,滿殿寂靜。
甘禧癱坐在地,呆滯地看著這一幕,還沒想明白事情怎麽就上升到了這個程度。
眾人怔楞之間,另一個管事太監出聲辯駁道:“殿下,如果衛郎君所言屬實,為何過往數年,學子們無一人出聲檢舉?可見此事尚有……”
“為何?”衛聽瀾再次打斷,加重了聲質問道,“你說為何!謙益齋卯字舍學子蘇澤延,公公可還記得!”
那人倏然啞了聲,見了鬼似的看著他:“你怎會知道……”
祝予懷茫然地看過去。
卯字舍,蘇澤延?
趙元舜聽著他們的對話,蹙眉回想了一下:“蘇澤延,這名字有些熟悉。”
衛聽瀾頷首:“回殿下,他是去年肄學歸鄉的學子。”
趙元舜一頓,預感到這事有些棘手了:“莫非他肄學一事另有隱情?”
“正是。”衛聽瀾再拜之後,肅容道,“奉學監積弊已久,學子們無權無勢,怒不敢言,故而多年以來,聲音不能上達天聽。我願一力承擔檢舉之責,還請殿下、請聖上,肅清奉學監貪腐之風,替飽受奸佞欺壓的學子們主持公道!”
祝予懷立在旁側出神地望著他,心緒隱隱有些動蕩起來。
*
鑒於衛聽瀾所揭露之事關乎整個奉學監,趙元舜身為太子也不可自專,需得先寫奏折上報,稟明天子。刺殺案尚未理清,但事態的嚴重程度,已遠遠超出了預期。
衛聽瀾所鬧出的動靜傳開後,最先沸騰起來的是謙益齋。
“我就說瀾弟有大出息,是幹大事兒的人!”
季耀文站在院中,激動得快熱淚盈眶了。學子們也聚在一處,群情激昂。
“所以蘇兄之所以突然歸鄉,也是被那幫閹人害的?”
“我就覺著不對,他那雙腿傷得蹊蹺,細細想來,怕是遭了奸人的威脅迫害,有苦難言啊!”
“奉學監那幫閹人的陰私勾當,做得還少嗎?今日武試刺殺一事也是他們的手筆,是可忍,孰不可忍!”
“同窗們,不可叫瀾弟和九隅在前為我等孤軍奮戰!我豁出去了,我要寫陳情書,向聖上請命嚴懲奸宦!”
“我也寫!帶我一個!”
……
群情激憤之下,其他齋舍的學子們也跟著四處奔走呼號,甚至因為有謝幼旻牽頭,連權貴子弟雲集的博雅齋也莫名其妙地參與了進來。
祝予懷和衛聽瀾回到齋舍時,看到的就是筆墨紙張滿天亂飛的壯景。
祝予懷嘆為觀止:“這是……文試後的慶祝儀式?”
正奮筆疾書地羅列閹宦罪狀的學子們聽到他的聲音,齊刷刷地轉過了頭。
有那麽一瞬間,衛聽瀾覺得自己被狼群包圍了。
“瀾弟啊!”
“九隅啊!”
眾人一擁而上,抱團狂呼:“你們可回來了!”
祝予懷從沒見過這架勢,一時懵得找不著北。在人群擁上來之前,衛聽瀾眼明手快地攬住他的腰背,逮著個空子鉆了出去。
眾人怔神之間,衛聽瀾站穩了腳步,蹙眉看向祝予懷的左手:“手沒事吧?”
祝予懷這才想起自己被包紮嚴實的左手,忙道:“沒事。”
衛聽瀾不放心地湊近檢查了一下,確認沒壓著,才松了口氣。
學子們看著這一幕,也意識到唐突了,都不好意思地退開了些。
季耀文方才沒擠進來,這會兒才找著機會,高高揚起一張碩大無比的長卷,頗為自豪道:“瀾弟,九隅,請願書在這兒,最顯眼的地方給你倆留了空了!”
祝予懷聞言望去,見那上面密密麻麻,都是學子們親手簽下的名字,一時心有動容。
他雖理解衛聽瀾想要做的事情,但始終覺得不安。光憑他們兩個尚未入臺的學子,短時間內雖能掀起些風浪,但要祓除芝蘭臺體系中固有的弊病,並非易事。
眾志成城,有學子們如此鼎力相助,困難就會小很多。
他慨嘆道:“諸位傾力幫扶之情,我與濯青在此謝過了。”
*
這一日發生了太多的事,以至於回過神時,祝予懷都有些頭昏眼花。
他傷了一只手,洗漱更衣都多有不便,但又實在不好意思讓衛聽瀾幫忙,只能自己懸著一只手磨磨蹭蹭地搗鼓。
等終於換好衣裳爬上床,衛聽瀾已經掌著燈等了他好一會兒了。
衛聽瀾看著他那只傷手,想起白日的事,還是心有餘悸。待人躺下後,衛聽瀾替他蓋好被褥,嘆氣道:“你晚上翻身時當心一些,莫要壓著了。”
祝予懷稍動了動,從被窩裏露出兩只眼睛:“沒關系,壓疼了我自然會醒的。”
衛聽瀾一聽這沒心沒肺的話,氣得好笑:“你非得叫人操心是不是?快把手擱好。要是真壓到了,我就把你這手捆起來栓在床頭。”
祝予懷把腦袋埋回了被子裏,悶悶地嘀咕一聲:“兇死了。”
衛聽瀾拿他沒辦法,哼笑道:“行,那我今夜不睡,就守著你了。”
祝予懷只好規規矩矩地把左手伸到了被子外:“我放好了。”
衛聽瀾便探出身去吹滅了燈。
夜色彌漫,窗外有細微的蟲鳴,可兩個人似乎都沒什麽睡意。
衛聽瀾只要一閉眼,就止不住地回想起那名宮侍揚手刺下的羽箭。
差一點就要再次失去祝予懷的痛意,蠶食著他岌岌可危的神智,以至於他躺在床上,聽著身邊人輕到幾不可聞的呼吸時,都會忍不住心生恐慌。
在這樣輾轉反側的夜晚,擁抱祝予懷的欲望,就像溺水瀕死的人對於浮木的渴望,強烈到讓人無法忽視。
衛聽瀾無比期望身邊的人快一些睡著,這樣他就能偷偷湊過去,裝作睡夢中無意識的舉動,把這個人整個圈進自己懷裏。
但祝予懷顯然不打算給他這個機會。
在衛聽瀾心懷鬼胎地醞釀著自己的計劃時,他聽見身邊這祖宗小心翼翼地開口:“濯青,你睡著了嗎?”
衛聽瀾:“……”
我在等你睡著。
不知出於一種什麽想法,衛聽瀾保持了沈默,沒有應聲。
然後他就聽見祝予懷窸窸窣窣地朝自己靠近了一點,又悄聲問了一遍:“真的睡著了?”
衛聽瀾的心微微懸了起來。
祝予懷的呼吸離他很近,身上的暖意幾乎挨著了他的胳膊。
再然後,他感覺祝予懷的額頭極輕地抵在了自己的肩膀上。
這個夜晚有些過於靜謐,以至於祝予懷靠過來的那一瞬,衛聽瀾甚至能聽見他的發絲滑落下來時軟綿綿的聲響。
“別裝了。”祝予懷幽幽地嘆了口氣,“你分明還醒著。”
衛聽瀾懸著的心頓時不會跳了。
屋內一片死寂。
祝予懷戳了他一下:“濯青?”
“你……”衛聽瀾渾身僵硬,動也不敢動,磕磕絆絆地問道,“怎麽看出來的?”
祝予懷笑了:“你再不呼吸,我就要起來喊救命了。”
兩人保持著這個姿勢,誰都沒有動。
祝予懷只笑了一下,聲音又輕了下去:“我睡不著。我有些後怕,還有些擔心龐郁。”
衛聽瀾想到生死難料的龐郁,心情也有點沈重。
即便有東宮的人盡力看護,但蛇毒能不能挨過去,終究得看他自己。
龐郁再是討人嫌,到底是被牽連進來的一條人命。
“生死有命”這樣的話衛聽瀾說不出口,只能低聲道:“我會替他報仇。”
祝予懷沈默了一會兒,道:“其實自進芝蘭臺的頭一天起,我就一直在想,能利用藏書閣來布局,並驅使宮侍來加害我的人,應當不是等閑之輩。你還記得我們先前的猜測嗎?”
衛聽瀾思索片刻:“你是指……”
祝予懷摸索到他的胳膊,用手指輕輕寫了個“謝”字。
——有人想要誣陷謝家,或是更進一步,扳倒太子,謀求東宮之位。
他輕聲道:“我原本沒想通,我一個無官無職之人,到底是哪一點叫人如此忌憚,恨不得將我除之後快。但我今日見到了太子,才忽然想明白了……也許是因為父親。”
他的父親是太子師,祝家天然就屬於東宮一系。
他姓祝,且肩上還背負祖父留下的賢名,那暗地裏圖謀東宮之位的人,自然會擔憂他投效太子,成為太子登位的助力。
所以那個要害他的人,有可能是某位皇子。
衛聽瀾明白他的言外之意,試探地問:“那你猜測,是誰?”
祝予懷嘆氣:“我不確定。”
大皇子、二皇子、四皇子,似乎哪一個都有可能。
衛聽瀾沈吟片刻,也隔著衣料在他胳膊上劃了個“四”字:“我覺得是他。”
在他前世的記憶中,大皇子成年後便遠赴封地,跑得比誰都快,據說連行李都沒怎麽打點,就迫不及待地要乘車遠行。
澧京出亂子時,他甚至連面都沒露過。
而二皇子……他根本就不在乎東宮之位,他盯著的一直都是皇位。
而且衛聽瀾不覺得二皇子會放著祝予懷這個天賜之才不去拉攏,反而一上來就將人趕盡殺絕。
剩下的便是那陰晴不定的四皇子。
祝予懷思忖了半晌,道:“他的母家是裴家……的確可能性很大。”
大燁的朝堂架構,主體為三省六部,其中樞是中書省與門下省組成的政事堂。而政事堂中的首腦人物,便是四皇子的外祖父,中書令裴頌。
政事堂負責商議國家大事,起草詔書,擔任的角色類似於前朝時期的宰相。
但明安帝並不樂意見到相權過於集中的情況,相比於政事堂,他在遇到抉擇不定的大事時,更傾向於向翰林學士問策。
翰林院的前身為文學館,初設時廣納天下飽游沃學之士。這些人最初甚至沒有品級和官階,僅僅是一群環繞著皇帝的文人墨客。
但隨著朝堂局勢日趨覆雜,翰林院的地位也逐漸提升,到了本朝,已從陪同皇帝進行文娛消遣的文人團體,成為了類似於天子秘書的角色。
祝予懷知道,自己的父親之所以被人稱為“提筆安天下”的祝公,就是因為有些時候,明安帝會繞過政事堂的商討流程,直接命翰林院草擬詔書——與中書舍人起草的“外制”相對,翰林院起草的詔書被稱為“內制”,很大程度上,代表了皇帝本人的意志。
而這也就意味著,翰林院與政事堂之間,存在著難以忽視的制衡關系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甘禧和仁祿被確認了身份後, 很快就被帶回了芝蘭臺。
考慮到他們有串供的可能,趙元舜依照衛聽瀾的提議,將兩人分開受審。
事涉奉學監, 幾個主事太監也在側聽審。舍人筆墨就位後,甘禧被武衛提了上來, 行禮問過了安, 便恭順地跪於下側。
趙元舜觀察著他的神情, 道:“擡頭看看, 你可認得孤身邊的人。”
甘禧小心地擡眼望去,一下子就對上了衛聽瀾寒意滲人的目光。
他心間一凜,飛快地垂下了頭:“回殿下,認、認得。三月初二那日,奴婢曾為兩位郎君引過路。”
趙元舜道:“你的差事,是帶候選學子熟悉往學宮的路線。可那日學宮的值官說, 並未見過你們的身影。你與仁祿為何要繞遠路, 誘使祝郎君與衛郎君前往藏書樓?”
甘禧面露驚詫, 惶恐地俯下身磕頭:“奴婢冤枉!是兩位郎君起了賞景的興致, 奴婢不敢敗興, 這才依著他們的意思往別處走了走……可從始至終,並未刻意誘導兩位郎君前往藏書樓啊!”
祝予懷皺起眉:“那日是你親口所說,藏書樓不拘來者身份,凡有心向學之人皆可入內。還說樓中典籍浩瀚, 擢蘭試前常有學子前往借閱,不是嗎?”
甘禧不可置信地睜大眼,向太子驚惶道:“奴婢不曾說過此言, 求殿下明鑒!”
“那倒奇怪了。”衛聽瀾陰陽怪氣地插話,“不是你說的, 那就是你家的狗說的。”
“……”趙元舜和祝予懷微妙地看了他一眼。
甘禧噎了半晌,忍辱負重道:“奴婢不曾養犬。”
衛聽瀾嗤道:“所以你是想說,我們平白無故地誣陷你?”
甘禧覷著他的臉色,故作膽怯道:“奴婢也不知是哪裏得罪了兩位貴人。那日是郎君說要賞景,奴婢和仁祿才帶著兩位繞了路,可是有什麽地方沒順著郎君的心意?”
他神色一頓,忽而像明白了什麽似的,慌亂地朝著祝予懷磕起頭來:“奴婢知錯了!都怪奴婢與仁祿沒及時勸阻,害祝郎君走了太久的路,累得犯起心疾了。兩位若心有不滿,我們願做牛做馬地償還,可藏書樓的事兒,沒做就是沒做,奴婢是斷然不會認的!還請兩位郎君高擡貴手,放我們一條生路啊!”
他一下接一下地磕著,祝予懷看他這般作態,便知曉這人早有準備,要把此事歪曲成他們存心報覆了。
祝予懷擔心地向身側看去,卻見衛聽瀾非但不急,還高深莫測地微笑起來。
看起來胸有成竹。
然而下一刻,祝予懷就聽見這人樂不可支地笑出了聲:“你這腦袋真像個錘,磕得這麽響亮,跟打鐵似的都快竄火花了。”
此言一出,守著殿門的武衛們紛紛別過了臉,記錄供詞的舍人埋著頭,死命掐著筆桿子才忍住沒笑出聲來。
喊冤叫屈,也是需要一定的氣氛的。
在如此快樂的氛圍中,甘禧哽在原地,磕也不是,不磕也不是,連腦門上微紅的一片都多了幾分喜感。
衛聽瀾悠哉游哉地走上前,拎起他的衣領:“聽你方才那話的意思,是我與九隅兄堅持要賞景,你拗不過我們才被迫繞路,但從頭至尾都沒提起過‘藏書樓’,是不是?”
甘禧被他盯得頭發發麻:“……是。”
“嘴還挺硬。”衛聽瀾撂下他,“我看分明是因為我和九隅兄沒有向奉學監行賄,你和仁祿得了管事的暗示,故意帶我們繞彎子!當著太子殿下的面,你還要替自己的主子遮掩?!”
甘禧坐倒在地,懵然不已:“遮、遮掩什麽?”
衛聽瀾轉過身,跪地提聲:“殿下,我有些問題,想請奉學監的幾位主事解惑。”
趙元舜略顯不解:“衛郎君直言便是。”
“我想問幾位公公,”衛聽瀾看向在旁聽審的幾名主事太監,“奉學監設立之初衷,是為惠及寒窗苦讀的學子,以彰聖上憐才惜才之心。可如今的奉學監,貪賄成風,奸宦橫行,你們手下的人在芝蘭臺中作威作福,置王法、置聖上於何處?”
那幾人瞬間變了臉色。
“這……我等盡心盡力為聖上分憂,問心無愧。衛郎君慎言!”
“是嗎?”衛聽瀾瞥了眼謙益齋那名眼熟的管事,露出個微諷的笑來,“單論我所在的謙益齋,管事的孫公公欺上瞞下,貪墨公款,致使學子齋舍長年失修;只因學子家世背景不顯便傲賢慢士,惡意苛待,即便是個竈房的無名仆役,也敢捧高踩低,頤指氣使。這些,你們作何解釋?”
謙益齋的管事太監孫晟聽得一驚,立時向太子跪了下來:“殿下,奴婢恪盡職守,不曾懈怠啊!衛郎君初來乍到,這其中約莫是有誤會……”
衛聽瀾徑直打斷:“我雖只初來幾日,但耳聞目見的不公不平之事,就已不枚勝舉,謙益齋學子皆為人證!奉學監專橫跋扈之行徑,不止寒了學子們寒窗苦讀、忠君奉國之心,更有損於聖上愛才好賢、知人下士之賢名。還請殿下做主,徹查奉學監內以權謀私的亂相,懲奸遏惡,以正學風!”
話音擲地,滿殿寂靜。
甘禧癱坐在地,呆滯地看著這一幕,還沒想明白事情怎麽就上升到了這個程度。
眾人怔楞之間,另一個管事太監出聲辯駁道:“殿下,如果衛郎君所言屬實,為何過往數年,學子們無一人出聲檢舉?可見此事尚有……”
“為何?”衛聽瀾再次打斷,加重了聲質問道,“你說為何!謙益齋卯字舍學子蘇澤延,公公可還記得!”
那人倏然啞了聲,見了鬼似的看著他:“你怎會知道……”
祝予懷茫然地看過去。
卯字舍,蘇澤延?
趙元舜聽著他們的對話,蹙眉回想了一下:“蘇澤延,這名字有些熟悉。”
衛聽瀾頷首:“回殿下,他是去年肄學歸鄉的學子。”
趙元舜一頓,預感到這事有些棘手了:“莫非他肄學一事另有隱情?”
“正是。”衛聽瀾再拜之後,肅容道,“奉學監積弊已久,學子們無權無勢,怒不敢言,故而多年以來,聲音不能上達天聽。我願一力承擔檢舉之責,還請殿下、請聖上,肅清奉學監貪腐之風,替飽受奸佞欺壓的學子們主持公道!”
祝予懷立在旁側出神地望著他,心緒隱隱有些動蕩起來。
*
鑒於衛聽瀾所揭露之事關乎整個奉學監,趙元舜身為太子也不可自專,需得先寫奏折上報,稟明天子。刺殺案尚未理清,但事態的嚴重程度,已遠遠超出了預期。
衛聽瀾所鬧出的動靜傳開後,最先沸騰起來的是謙益齋。
“我就說瀾弟有大出息,是幹大事兒的人!”
季耀文站在院中,激動得快熱淚盈眶了。學子們也聚在一處,群情激昂。
“所以蘇兄之所以突然歸鄉,也是被那幫閹人害的?”
“我就覺著不對,他那雙腿傷得蹊蹺,細細想來,怕是遭了奸人的威脅迫害,有苦難言啊!”
“奉學監那幫閹人的陰私勾當,做得還少嗎?今日武試刺殺一事也是他們的手筆,是可忍,孰不可忍!”
“同窗們,不可叫瀾弟和九隅在前為我等孤軍奮戰!我豁出去了,我要寫陳情書,向聖上請命嚴懲奸宦!”
“我也寫!帶我一個!”
……
群情激憤之下,其他齋舍的學子們也跟著四處奔走呼號,甚至因為有謝幼旻牽頭,連權貴子弟雲集的博雅齋也莫名其妙地參與了進來。
祝予懷和衛聽瀾回到齋舍時,看到的就是筆墨紙張滿天亂飛的壯景。
祝予懷嘆為觀止:“這是……文試後的慶祝儀式?”
正奮筆疾書地羅列閹宦罪狀的學子們聽到他的聲音,齊刷刷地轉過了頭。
有那麽一瞬間,衛聽瀾覺得自己被狼群包圍了。
“瀾弟啊!”
“九隅啊!”
眾人一擁而上,抱團狂呼:“你們可回來了!”
祝予懷從沒見過這架勢,一時懵得找不著北。在人群擁上來之前,衛聽瀾眼明手快地攬住他的腰背,逮著個空子鉆了出去。
眾人怔神之間,衛聽瀾站穩了腳步,蹙眉看向祝予懷的左手:“手沒事吧?”
祝予懷這才想起自己被包紮嚴實的左手,忙道:“沒事。”
衛聽瀾不放心地湊近檢查了一下,確認沒壓著,才松了口氣。
學子們看著這一幕,也意識到唐突了,都不好意思地退開了些。
季耀文方才沒擠進來,這會兒才找著機會,高高揚起一張碩大無比的長卷,頗為自豪道:“瀾弟,九隅,請願書在這兒,最顯眼的地方給你倆留了空了!”
祝予懷聞言望去,見那上面密密麻麻,都是學子們親手簽下的名字,一時心有動容。
他雖理解衛聽瀾想要做的事情,但始終覺得不安。光憑他們兩個尚未入臺的學子,短時間內雖能掀起些風浪,但要祓除芝蘭臺體系中固有的弊病,並非易事。
眾志成城,有學子們如此鼎力相助,困難就會小很多。
他慨嘆道:“諸位傾力幫扶之情,我與濯青在此謝過了。”
*
這一日發生了太多的事,以至於回過神時,祝予懷都有些頭昏眼花。
他傷了一只手,洗漱更衣都多有不便,但又實在不好意思讓衛聽瀾幫忙,只能自己懸著一只手磨磨蹭蹭地搗鼓。
等終於換好衣裳爬上床,衛聽瀾已經掌著燈等了他好一會兒了。
衛聽瀾看著他那只傷手,想起白日的事,還是心有餘悸。待人躺下後,衛聽瀾替他蓋好被褥,嘆氣道:“你晚上翻身時當心一些,莫要壓著了。”
祝予懷稍動了動,從被窩裏露出兩只眼睛:“沒關系,壓疼了我自然會醒的。”
衛聽瀾一聽這沒心沒肺的話,氣得好笑:“你非得叫人操心是不是?快把手擱好。要是真壓到了,我就把你這手捆起來栓在床頭。”
祝予懷把腦袋埋回了被子裏,悶悶地嘀咕一聲:“兇死了。”
衛聽瀾拿他沒辦法,哼笑道:“行,那我今夜不睡,就守著你了。”
祝予懷只好規規矩矩地把左手伸到了被子外:“我放好了。”
衛聽瀾便探出身去吹滅了燈。
夜色彌漫,窗外有細微的蟲鳴,可兩個人似乎都沒什麽睡意。
衛聽瀾只要一閉眼,就止不住地回想起那名宮侍揚手刺下的羽箭。
差一點就要再次失去祝予懷的痛意,蠶食著他岌岌可危的神智,以至於他躺在床上,聽著身邊人輕到幾不可聞的呼吸時,都會忍不住心生恐慌。
在這樣輾轉反側的夜晚,擁抱祝予懷的欲望,就像溺水瀕死的人對於浮木的渴望,強烈到讓人無法忽視。
衛聽瀾無比期望身邊的人快一些睡著,這樣他就能偷偷湊過去,裝作睡夢中無意識的舉動,把這個人整個圈進自己懷裏。
但祝予懷顯然不打算給他這個機會。
在衛聽瀾心懷鬼胎地醞釀著自己的計劃時,他聽見身邊這祖宗小心翼翼地開口:“濯青,你睡著了嗎?”
衛聽瀾:“……”
我在等你睡著。
不知出於一種什麽想法,衛聽瀾保持了沈默,沒有應聲。
然後他就聽見祝予懷窸窸窣窣地朝自己靠近了一點,又悄聲問了一遍:“真的睡著了?”
衛聽瀾的心微微懸了起來。
祝予懷的呼吸離他很近,身上的暖意幾乎挨著了他的胳膊。
再然後,他感覺祝予懷的額頭極輕地抵在了自己的肩膀上。
這個夜晚有些過於靜謐,以至於祝予懷靠過來的那一瞬,衛聽瀾甚至能聽見他的發絲滑落下來時軟綿綿的聲響。
“別裝了。”祝予懷幽幽地嘆了口氣,“你分明還醒著。”
衛聽瀾懸著的心頓時不會跳了。
屋內一片死寂。
祝予懷戳了他一下:“濯青?”
“你……”衛聽瀾渾身僵硬,動也不敢動,磕磕絆絆地問道,“怎麽看出來的?”
祝予懷笑了:“你再不呼吸,我就要起來喊救命了。”
兩人保持著這個姿勢,誰都沒有動。
祝予懷只笑了一下,聲音又輕了下去:“我睡不著。我有些後怕,還有些擔心龐郁。”
衛聽瀾想到生死難料的龐郁,心情也有點沈重。
即便有東宮的人盡力看護,但蛇毒能不能挨過去,終究得看他自己。
龐郁再是討人嫌,到底是被牽連進來的一條人命。
“生死有命”這樣的話衛聽瀾說不出口,只能低聲道:“我會替他報仇。”
祝予懷沈默了一會兒,道:“其實自進芝蘭臺的頭一天起,我就一直在想,能利用藏書閣來布局,並驅使宮侍來加害我的人,應當不是等閑之輩。你還記得我們先前的猜測嗎?”
衛聽瀾思索片刻:“你是指……”
祝予懷摸索到他的胳膊,用手指輕輕寫了個“謝”字。
——有人想要誣陷謝家,或是更進一步,扳倒太子,謀求東宮之位。
他輕聲道:“我原本沒想通,我一個無官無職之人,到底是哪一點叫人如此忌憚,恨不得將我除之後快。但我今日見到了太子,才忽然想明白了……也許是因為父親。”
他的父親是太子師,祝家天然就屬於東宮一系。
他姓祝,且肩上還背負祖父留下的賢名,那暗地裏圖謀東宮之位的人,自然會擔憂他投效太子,成為太子登位的助力。
所以那個要害他的人,有可能是某位皇子。
衛聽瀾明白他的言外之意,試探地問:“那你猜測,是誰?”
祝予懷嘆氣:“我不確定。”
大皇子、二皇子、四皇子,似乎哪一個都有可能。
衛聽瀾沈吟片刻,也隔著衣料在他胳膊上劃了個“四”字:“我覺得是他。”
在他前世的記憶中,大皇子成年後便遠赴封地,跑得比誰都快,據說連行李都沒怎麽打點,就迫不及待地要乘車遠行。
澧京出亂子時,他甚至連面都沒露過。
而二皇子……他根本就不在乎東宮之位,他盯著的一直都是皇位。
而且衛聽瀾不覺得二皇子會放著祝予懷這個天賜之才不去拉攏,反而一上來就將人趕盡殺絕。
剩下的便是那陰晴不定的四皇子。
祝予懷思忖了半晌,道:“他的母家是裴家……的確可能性很大。”
大燁的朝堂架構,主體為三省六部,其中樞是中書省與門下省組成的政事堂。而政事堂中的首腦人物,便是四皇子的外祖父,中書令裴頌。
政事堂負責商議國家大事,起草詔書,擔任的角色類似於前朝時期的宰相。
但明安帝並不樂意見到相權過於集中的情況,相比於政事堂,他在遇到抉擇不定的大事時,更傾向於向翰林學士問策。
翰林院的前身為文學館,初設時廣納天下飽游沃學之士。這些人最初甚至沒有品級和官階,僅僅是一群環繞著皇帝的文人墨客。
但隨著朝堂局勢日趨覆雜,翰林院的地位也逐漸提升,到了本朝,已從陪同皇帝進行文娛消遣的文人團體,成為了類似於天子秘書的角色。
祝予懷知道,自己的父親之所以被人稱為“提筆安天下”的祝公,就是因為有些時候,明安帝會繞過政事堂的商討流程,直接命翰林院草擬詔書——與中書舍人起草的“外制”相對,翰林院起草的詔書被稱為“內制”,很大程度上,代表了皇帝本人的意志。
而這也就意味著,翰林院與政事堂之間,存在著難以忽視的制衡關系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